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4月17日讯(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4月17日下午,国新办就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展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对于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载人航天工程有哪些蓝图构想的问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表示,今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以后,工程将转入为期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
他介绍说,初步计划是每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航天员要长期在轨驻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对空间站进行照料和维护。为进一步提升工程的综合能力和技术水平,还将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其中,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的返回舱都可以实现可重复使用。新一代载人飞船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可以搭载7名航天员,另外它的上行和下行载荷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正在考虑研发空间站的扩展舱段,为进一步支持在轨科学实验和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
“另外,空间站这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还将利用空间站舱内安排的科学实验柜和舱外大型载荷设施,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他说,主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天文与地球科学、航天新技术等众多领域。
“此外,明年计划发射我国首个大型空间巡天望远镜,开展广域巡天观测,将在宇宙结构形成和演化、暗物质和暗能量、系外行星与太阳系天体等方面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有望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郝淳说,“我们还将积极探索载人航天商业化发展模式,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空间站建设和运营维护,不断提升空间站综合效益,推动载人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
他表示,纵观世界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月球一直是载人航天走向深空的一块热土,中国载人航天也将会从近地空间走向地月空间,进而迈向深空。在进行空间站研制建设的同时,我国也开展了载人月球探测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深化论证。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中华民族千年来嫦娥奔月、蟾宫折桂的神话梦想将会成为现实。
所有大型货车车主请注意,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发布通告,为缓解深圳市部分道路的交通压力,进一步改...
11月1日0-24时,深圳新增18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5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其中,在集中隔离观察人员中...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1月2日讯(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罗莉琼)记者昨日从市残疾人联合会获悉,《...
出门在外的深圳人常常靠地铁站、公交站来定位但随着城市发展很多地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方便小...
关于报备南山区粤海街道涉疫重点场所行程的通知亲爱的市民朋友:近日,辖区内发现核酸检测异常人员,为...